2)第六三五章 代郡新政_战国征途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百年的时间里,兴衰起伏,几起几落,两度亡国,并一度兴起,其历史过程十分曲拆。

  中山国的前身是北方狄族鲜虞部落,为姬姓白狄,最早时生活在陕北绥德一带,逐渐转移到太行山区。虽然国君为姬姓,是周王室的一个分支,但因为主体是由白狄部落组成,因此仍然被中原诸国视为蛮夷之国,并多次和中原诸国交战。

  在公元前65年春,鲜虞出击邢国,次年又征伐卫国,结果邢君出逃,卫君被杀,后来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联合宋、曹、邢、卫诸国的兵力挫败鲜虞,才将邢、卫两国从灭亡中挽救回来。因此在春秋时期,鲜虞一直都被中原诸国视为华夏的心腹大患。

  而到了春秋中后期,晋囯崛起,成为鲜虞族的主要敌人,双方展开了数十年的交战,晋国依靠自已强大的国家实力,逐渐灭掉了鼓、肥、仇由等鲜虞的外围属国,占得上风,但鲜虞族也不甘示弱,屡次反击晋国,公元前507年秋,鲜虞出兵晋国平中,大败晋军,俘虏晋国勇士观虎,取得了一场大胜,并在公元前506年,鲜虞人在有险可守的中人城(今河北唐县西北粟山)建国,因为中人城中有山,故定国名为“中山”,这便是初期的中山国。

  从此以后,中山国开始见于史书之中,并且开始介入到中原列国的纷争来,但这时中山国的最大敌人仍是晋国,因此中山国参与的战争主要是联合其他的诸候国,和晋国交战。但由于晋国的国力雄厚,因此中山国总是胜少败多,在公元前前457年,晋国派新稚穆子伐中山,直插中山腹地,占领左人、中人两城,中山国受到致命的打击,一度被逼到了亡国的边缘。好在是不久以后晋国被赵魏韩三家所分,中山国也得到了喘息之机。

  在公元前414年,中山武公率领部落向东部平原迁徙,在顾(今河北定州市)建立了新都。并仿效华夏诸国的礼制,建立起中山国的政治军事制度,对国家进行了初步治理,这时中山国才算是成为正式的囯家,并溶入到华夏文明中。

  但在公元前410年,魏国派遣名将乐羊、吴起统帅军队征伐中山,经过三年苦战,于公元前407年占领了中山国,中山国的残余退入太行山中,这是中山国第一次亡国。

  中山国被灭后,中山桓公继位,经过0余年的励精图治,积蓄力量,终于在公元前80年前后,趁着魏国文候病故,国内局势不稳,又重新复兴了中山国,而这一次定都在灵寿。

  复兴后的中山国,正好位于赵国东北部,把赵国南北两部分领土分割开来,因此成为赵国的心腹之患。但中山桓公去世后,中山成公即位,继承先祖遗风,并且继续学习中原社会制度,发展国力,使国势得到进一步

  请收藏:https://m.09m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